没有答案的问题
很多事情,经不住几个追问,成人会追问,孩子会追问。孩子的追问更加直接,直指问题的核心,几个问题一问,无论是家长还是别的什么人,一定就答不上来了。
好在,我的儿女从来没有追问过我什么,估计他们自小就对我的工作不感兴趣,我也很少读床边故事给他们听,这样免去了很多尴尬或不得不编造答案的境地。现在,他们成人了,都在学习,我想他们小时候肯定自我追问过,现在同样在追问。
我们为什么会答不上来自己的最后追问,或者孩子的最后追问?因为,几个问题一问,我们马上就会问出所谓的终极问题,即没有答案的问题。
比如说,微博上曾经有一位成人代她的孩子问我。孩子先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比太阳更远的东西吗?答案是:星星啊。第二个问题是,有比星星更远的 东西吗?答:有啊,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星星,都藏身在像银河一样的星系中,有的星系用望远镜是可以看到的。接着是第三个问题,有比星系更远的东西吗?答案 是:有啊,宇宙好大呢,还有一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第四个问题就到了终极问题了,即,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位家长答不上来。她将这个问题转给我。
其实我也答不上来,有答案的问题就不是终极问题了。一个问题也许曾经是终极问题,一旦能回答了就不再是了。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回答,我说,有几个可能 的答案,如,宇宙之外是别的不同的宇宙;或者,宇宙之外的宇宙其实还是我们这个宇宙(就像球面的北极,北极之北就开始向南走了,或者轮胎面);或者,宇宙 之外的宇宙不独立于我们的宇宙,是我们的宇宙的镜像。在给出这几个可能的回答之后,我自己也不满意,因为我自己也觉得这些回答可能都不靠谱。
当然上面这个问题是科学问题,是一个不仅好奇而且还很聪明的孩子问的。普通孩子问的更多的是和自己有关的问题。最常见的当然是,妈妈,我是怎么来 的?我小时候得到的回答是,你是妈妈生的啊。接下来自然问,你怎么生的?我妈妈骗我说,是从腋窝下出来的(我们的家乡话是胳肢窝)。问到这里,我就相信 了。有时,我会再问这个问题,我妈会不耐烦地说,你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我妈的两个回答都是偷懒的回答,用欺骗代替回答。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的父母,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你能期待他们怎么回答呢?如果如实道 来,他们知道接下来的问题就更加不好回答。当然,这个问题继续问下去不会涉及终极问题。我女儿小时候从来没有问过我们这个问题,等她上小学了,美国的学校 已经教给她了,她就更不会问了。
可是,这个问题问下去果真不会涉及终极问题吗?
当然会。
因为,即使你将男女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交待了,下面还会有问题。人一直是这样衍生后代的吗?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没有第一个人?问题问 到这里,就有意思了,因为在这里,下面的问题会分岔。你可能会接着问,哺乳动物是怎么来的,是怎么从卵生动物发展来的?你也可能问,智人是怎么从直立人发 展过来的?是进化的必然,还是偶然的基因突变?很快,你就问到终极问题了。
存在的意义
上述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学问题,一个与自己直接相关,但最后还是一个科学问题。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问的问题和科学没有直接关系。
比方说,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或怀疑自己的生活时,你就开始问,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干脆就是终极问 题了。当然,你不会这么认为,你以为这个问题有答案。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过好的生活,钱挣得多多的。假如在你这么回答时,你确实 处于要挣钱的状态,这个回答是一个你自己能接受的回答。
接下来,你揣着这个回答去挣钱,这挺好,至少你暂时从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但是,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有钱人了,你是不会对这个回答满意的。你可能会想要 更好的社会地位,于是你揣着这个回答为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去努力。如果你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了,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 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不然,很多有名有利的人会问这个问题,而且他问得更加辛苦,因为,一切都有了,他会觉得空虚和失落。这样,他的问题就成了终极问题。
作为一个做科学同时又喜欢艺术的人,我会这么回答这个终极问题:爱科学或爱艺术,或同时爱这两者,你的生活就会更加充足。我确实认为这是对人生意义这个终极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回答。但是,它真的是唯一正确的回答吗?
我不觉得,相反,我觉得人生意义确实是一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你想想,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你的寿命是有限的,钱和社会地位或者名声在你过世时候 不再有任何意义。那么,科学研究或者艺术创作不是有更加长久的意义吗,不是在你死后还会让人类获益的事情吗?问题是,我们知道,人类和文明也会终结的,即 使我们不毁灭自己,在大约50亿年之后太阳也会成为吞噬地球的红巨星,或者,宇宙在若干百亿年之后也会终结。
那么,人生有意义吗?更进一步,宇宙的存在有意义吗?存在的意义,当然是所有终极问题中最难回答,最让人困惑的。
科学能回答“意义”的问题吗?当然不能,因为科学是实证的,而“意义”问题不能分解为任何物理命题,或数学问题,或生物学问题。在“意义”这个问题上,宗教开始介入了。
哲学也关心意义问题,我们知道,哲学从来都和宗教无法分开,更加一般地,艺术和宗教也是同源的,它们都起源于人类(或许仅仅是智人?)对自己处境的追问和回答。科学再发达,我们也难以逃避对意义问题的追问,人类存在一天,就一直会有艺术,甚至宗教。
据说,目前的中国,基督教徒很多。就我所见,佛教徒也不少。宗教在中国的复兴,当然与人们的困境以及企图脱离困境有关。今天,很多人解决了物质问 题,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接着该问的,就是生活的意义问题了。过什么样的生活更有价值?在物质生活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我觉得,基督教对中 下层人更有吸引力,而佛教对生活优裕,有了名有了利的人更有吸引力。在这里,我们不谈那些为了俗世利益“信教”的人,对这些人来说,求神拜佛与崇拜权力利 用社会关系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没有什么不同。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和无聊作斗争,我们更多的还要与体制以及环境作斗争,要和欲望作斗争。这就涉及另一个人生的重大主题:自由。我觉得,自由是谈意义的前提,如果连自由都没有,谈意义简直是奢侈。
体制和环境压制我们,这个问题无需多说,类似的,资本也是现代社会的奴役势力。我想说说与欲望对人的奴役。每一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欲望的驱动下 做事。司马迁就说过:“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欲望驱动我们不停地工作,不停地焦虑,不停地让自己放弃做一些对自己身心更有益的事 情。所以,欲望也是对自由的一种压迫。
对信仰的好奇
我们前面谈到,在中国,宗教在复兴,这很符合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们的需要。在西方发达社会,宗教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除了传统的基督教, 西方对东方宗教越来越重视,例如佛教和印度教。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的奴役使得人们一直在谈论自由和意义这两大主题。所以,在最近的一些电影中,我们看到 东方宗教与科学一道成为主要元素就不奇怪了。
最近在国内公映的片子,涉及宗教的有好几部。我这里想谈的是两部,第一部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部是《云图》。在我看来,这两部都是好电影, 值得一看再看以至于三看。第一部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第二部却好坏参半,在美国公映后影评人也分成两极,芝加哥的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就给出极高的评 价,但却被《卫报》说成是一场灾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85届奥斯卡的11项提名,《云图》没有获得任何奥斯卡提名,只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尽管如此,我毫不动摇地认为《云图》将成为一部经典电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内容并不奇幻,除了主角在海上一个人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了227天后到达大陆这件事奇幻。也许,故事接近最后的时候,出现了一 个完全由植物组成的绿岛也算奇幻。看了电影,尤其是读了小说后,你会相信这个故事在现实中是可能的。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信”的力量,主角少年Pi·帕特 尔和一家人坐船从印度移民加拿大,中途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匹跌断了腿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上幸存。后来,鬣狗吃了斑马, 咬死了猩猩,接着虎咬死了鬣狗,就剩下帕特尔和虎斗智斗勇了。帕特尔一直生活在父亲开的动物园,利用他对动物的知识,“驯服”了虎,与虎相安无事地在海上 漂流了大半年。
观众一直在争议,这只虎代表了什么?有人说代表了邪恶。如果你读过马特尔原著,你会觉得这只虎很可爱,最后,他竟然发出了一种鼻音,这是猛兽很少发 出的声音,它表示惬意和友善。当然,猛虎不会改变它的天性,所以帕特尔需要时时满足它的饮食需要,同时也让它知道自己的疆界在哪里,谁是真正的主人。虎, 其实代表了人的欲望和野性。
帕特尔小时候就同时信了三种宗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他看来,所有宗教中的上帝都是同一个,小说除了描写了他信教的过程和各种宗教的一些 细节,并没有说明帕特尔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我想,凭借上帝这种力量,才让他活过海上种种艰险。李安自己承认,他并不信教,但他对信仰产生了好奇,所以 就拍这部片子。电影虽然比小说少了很多精细的描写,却多了大海、虎和人的一些美丽镜头。
解脱和轮回
有些形而上的东西也许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在不断的追问下,你觉得找到了它,它不可能通过科学的实证来证明。事实上,即使在科学中,逻辑学家哥德尔早就证明了,也存在一些命题,不能通过有限的逻辑步骤被证明或证否。
《云图》的三个导演中有两个是沃卓斯基姐弟,他们过去合作过《黑客帝国》三部曲。在《黑客帝国》中,通过科学幻想,他们提出了人(或未来人)也许活 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一切都是被设计的,包括你的生活,你的五感,甚至你的思想和行动。只有少数人觉醒了,有了自由意志,有了被自己主导的行动,这些人总 被“系统”清除出去,他们维护自己的领地,并不断去解救生活在母体中觉悟了的人,不断抵抗系统毁灭他们的领地的企图。
《云图》的主题之一也是自由。在六个不同时代但偶有联系的故事中,争取自由的人反抗维护既得利益者的秩序是不变的主题。第五个故事将秩序发展到极 致,那时,地球上分裂成各种不同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地方叫“公司国”,我不知道小说原作者取名公司国的用意,也许是想说未来资本将是独裁的根源。在公司国 中,克隆人服务着纯种人。星美-451就是一个克隆人,在初期,她只是星美基因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的第451号人,基因只输入了为纯种人服务的信息,可 是慢慢地她获得了其他能力,如说话和思考,最后有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她也看到了上一个反抗压迫的故事,启发了她的觉醒。在星美的反乌托邦的故事中,我看到 了对真实存在的寓言。大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有自由意志,却没有意识到很多想法和行动是社会的植入。在自由对秩序这个主题上,《云图》继承了《黑客帝 国》。
沃卓斯基姐弟继承并放大了原小说中的一个主题,轮回。灵魂是否有轮回是无法实证的事,是佛教信仰的一个中心观点。电影通过蒙太奇的方式以及一个人饰 演多个角色的方式凸显了轮回这个主题。什么是死亡,什么是解脱?导演通过星美的话对这一终极问题做了回答:“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从子宫到坟墓, 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无论前生还是今世。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我相信死亡只是一扇门,当它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如 果让我来想象天堂,我会想象那扇门打开了,在门后,我会发现他就在那里,等着我。”
我觉得《云图》的三位导演成功了,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传达想法上。艺术上,这部电影开创了一种叙事方式,六个故事平行进行互相关联,真的就像电影的主题音乐《云图六重奏》。也许有人觉得每个故事都很平平无奇,将六个故事以平行的方式讲出来就很与众不同了。
不论你是否有信仰,不论你是否相信解脱和轮回这些形而上不可证伪的观点,你知道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事情,也许会帮助你学会对待困惑和失落。因 为,“人生有意义吗”这样的终极问题其实没有答案,答案只在不断追问中。一个恶人,如果多了这个追问,也许会作少恶甚至不再作恶。将信仰变成迷信企图贿赂 神佛,对自己的生活一点好处也没有。
我做了半辈子科学,一直将实证作为科学的标准。昨天还有人问我,你有宗教信仰吗?我依然回答,我是不可知论者。但是,从近代科学发端到现在,也许直 到几百年之后,科学不可能回答与人本身有关的终极问题。有人说,生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生活,第二个层次是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是灵魂生活,是 有道理的。
(原刊于《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