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1999年科幻片《The Matrix》,中译《黑客帝国》,讲的是到了2199年,大部分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被一个叫母体(Matrix)的机器控制了。生活在母体中的人,生活完全是虚拟的,或虚假的,就像一个计算机程序。那么,在这里虚拟是什么意思,是如何达到的呢?

程序员尼奥同时又是一名黑客,被一位抵抗组织的领袖莫菲斯找到,并让他选择服用一颗红色药丸和一颗蓝色药丸。选择红色的,他会看到母体的真相。他选择了红的,进入了一个可怖的世界: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液体的缸里,身上插满了电线和管子,周围都是类似的缸子。母体就是用这个缸子来控制他的,他在母体中的一个程序员和黑客的生活,其实全是母体通过这个缸子来控制的。

缸中的大脑,是一个用来思考关于现实、知识、真理和思维的理想实验。在该理想实验中,我们假想一位疯狂的科学家将一个人的大脑浸在一个装满营养液的缸里,然后将大脑的神经连接到一台超级电脑中,电脑通过模拟脉冲让大脑以为它仍然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中,大脑可以看到平时能够看到的东西,感受到自己可以指挥手脚,等等。这样,大脑不知道自己是浸在缸里的大脑,还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人。

缸中的大脑通过电脑虚拟了一个人生,而《黑客帝国》不仅虚拟了众多人类的人生,还虚拟了整个世界。这个问题的极端版本是,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虚拟的吗?其实没有所谓的地球,没有太阳系,没有我们通过科学仪器观测到的遥远的星体和星系,一切都是一个超级电脑和一个超级程序虚拟出来的。这个虚拟世界有一个完美的物理学体系,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核物理学,宇宙大爆炸理论。所以这些,都是虚拟的。

问这种问题的第一个人,也许是笛卡尔。笛卡尔在一本书中提出六个哲学冥想,他放弃一切信念,企图用纯思考建立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体系。其第一个冥想是,他是否真的存在,还是在做梦,还是被一位邪恶的天才蒙蔽了以致他以为他存在。这个第一冥想其实就是笛卡尔版本的缸中的大脑。当然,更早的虽然不系统的问题是庄子问的:我是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我?如果我在做梦,或是缸中的大脑,那么我所有的信念都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

在笛卡尔的第二个冥想里,他回答了第一个冥想提出的问题,我是存在的。假如我相信我感受到的一切,我当然是存在的。假如我相信我被邪恶的天才欺骗了,那么我不会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不可能欺骗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所以笛卡尔说:我是,所以我存在(I am, I exist),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知觉本身决定了我是存在的。

缸中的大脑比笛卡尔问题更形象化,也更简单化,因为这个理想实验假设了我们的经验可以约化为大脑的感知。假设这个约化是正确的,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认为我不能是缸中的大脑。假如我是缸中的大脑,并且我能证明我是,这说明我这个缸中的大脑接受到信号我在缸中。但是,我接受的信号都是关于虚拟世界的,这个信号怎么可能是关于真实存在的缸子呢?普特南的论据的核心是,我们不可能感知外部世界,换句话说,我所感知的一切组成一个自洽的体系,在这个自洽体系的外部世界不可定义,不可感知。

当然,《黑客帝国》中的尼奥被抵抗组织想办法拔掉他身上的管子并脱离了缸子,所以他可以肯定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母体中的虚拟世界,一个是离开母体的世界。但我们不能用这部科幻的逻辑思考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当中谁也没有离开我们的“母体”,我们甚至没有见过曾经离开过“母体”的人。所以,我们无法感知和定义外部。

那么,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宇宙,到底是不是虚拟的?笛卡尔和普特南的回答都不够令人满意,我上面的回答也不够令人满意。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证明我们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也许设计我们宇宙的这个奇妙程序的程序员永远不会让我们知道还存在一个外部世界。既然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么这个外部世界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意义,所谓真实和虚拟就不存在任何区别。我的另一个论据是,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到我们能够确认我们是虚拟的,我们就有能力寻找出设计我们的是谁,就像尼奥。那时,我们的功能不亚于他,那将是一个有趣的景象。

同人于野写了一篇《这个宇宙不是母体》的文章。他反驳我们的宇宙是母体的论据是:1、如果我们是虚拟的,这个程序需要维护、升级,但这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2、宇宙太大了,设计这个程序的天才如果只是对人类感兴趣,宇宙中的大多数东西完全是多余的,浪费的。3、物理定律一旦规定了没有更改过,为什么?

他的所有论据都可以反驳。例如第一条,我们完全可以假想设计天才一开始就设计了天衣无缝的程序,程序停摆不会在以后的过程中被记录下来。我觉得第三条比较难反驳,因为第三条的成立一方面说明这个程序员确实很天才,让一切看上去那么自洽,并且很无趣,程序一旦做好了就不想更改了。但你不妨假想确实有这么一位天才而无趣的程序员。

其实,缸中的大脑还可能有另一种版本: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不是虚拟的,但确实是某位天才在史前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因为我们可以假想有一天,我们自己在实验室中利用巨大的能量制造出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和我们的实验室通过一个固定大小的隧道连接起来,但隧道之外,这个小宇宙不断膨胀,渐渐演化出一个新的巨大的宇宙(但隧道大小不变,所以我们的实验室还是安全的),其中产生新的物种和新的智慧生物。

(《新发现》专栏,勿转)

 

话题:



0

推荐

李淼

李淼

3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超弦理论、量子引力等。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