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零到一》是PayPal黑帮教父彼得·蒂尔的畅销书,风靡了美国之后再风靡中国。

据说,八十年代在大街上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一位诗人,那么现在在大街上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两位创业的人。为什么现在创业的这么多?简单一句话就是市场细分,网络化又将早已被大工业消灭了的家庭作坊召唤回来了。既然创业者这么多,既然《从零到一》就是一本写给创业者看的商业哲学,这本书不火才怪。那些对此书视而不见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迟早创业失败。

最近,我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将这本书读完了,虽然没有记笔记,却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摘录一些精彩的段落,实在有点忍不住。这书太精彩了,不仅适合创业者读,也适合任何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读。

创业者无非就是商业界的创造性工作者,如果存在什么创业哲学,这种哲学当然就适合一切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读,例如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等等。

我读这本书的原初目的只是想读点好书,寒假中读了四五本书,觉得不够,开学后继续读书,先读《人类简史》,再读《从零到一》,读完前言,我就知道要将此书读完,在我的工作之外,几乎手不能释卷。

此书前言就写道:“在商业上机会只有一次。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或是谢尔盖·布林不会再开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成果,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

当然,照搬他人的成果要比创造新东西容易。做我们已知如何去做的事情,会使世界发生从1到n的改变,增添许多类似的东西。但是每次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时候,却使世界发生从0到1的改变。创造的行为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发生的瞬间也是独一无二的,结果新奇的事物诞生了。”

接着蒂尔写道,美国公司如果不在艰难的创新上投资,不论开始时多挣钱,将来都会以失败告终。这个忠告,真的也适合对一切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说。过去,我在北京的时候,所里的同事喜欢说,理论物理中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这说明了科学研究与赛跑不同,赛跑中我们会奖励冠军亚军和季军,有时你在奥运会中拿到第八名回来都会受到鼓励。科学研究不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第二个再“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只会遭到历史的遗忘。即使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社会也不会奖励那些不幸重新作出同样发现的人,尽管他可能是完全独立发现的。

在互联网时代,第二名不仅不会得到任何荣誉,甚至有剽窃的嫌疑,毕竟大多数科学发现很快被写成论文放到网上。当然,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几天之内有内容相似的两篇甚至多篇论文出现,他们会被看成并列第一。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那些不重要的问题中,张三看到了一个机会,李四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可见不那么重要,或者因为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发现导致了这个不那么重要的发现。

相对论不会被发现第二次,DNA双螺旋结构也不会被发现第二次。同样,苹果操作系统不会被发现第二次,因为专利早已被注册。在一切创新领域,只争第一。

最近,我们中山大学开了例行的春节工作会议,新来的罗俊校长信心满满,希望在五年中将中大办成国内第一方阵中的大学。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提高各种指标,还要求各位教授提升研究质量。他的说法是,一位教授,一辈子一件事。如果你是做理论研究的,那就留下一个公式一个方程,如果你是做实验的,那就做出一项发现,如果你是做技术的,那就做出一项发明。

一件事不等于同一篇论文,也不等同于一次实验,或一个专利。一件事可能是一系列论文,你需要不断地回到一个重大问题上去,不断地投入精力。对于文科老师来说,也许就是研究一个重大历史问题,或者类似的什么。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每一年,或每两年,总要回到一个固定的问题上去,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找不同的理论支撑或分析不同实验数据。如果运气好,也许这件事就留得下来。运气不好,留不下来也无所谓,我试过了。

蒂尔提到投资的幂次定律,这个定律说:带来最大回报的公司超过所有其他公司回报总和,带来第二大回报公司超过除了最大回报公司之外所有公司回报之和。很多人为了规避风险,给很多家公司投资,结果不是投在无法盈利的公司,就是投在排名靠后的公司,远远不如那些倾其最大力量投资给最有创新的公司的投资人。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最早投给阿里巴巴的孙正义。

科学发现大概也遵从幂次定律,最重要的发现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那些次重要或不怎么重要的发现,因此做出最重要的科学家会被历史铭记,而大多数科学家也许在有生之年就被人遗忘。不那么重要的发现往往建立在重要发现的基础上,相对容易,这就像从1到n。最重要的发现是从0到1,这就是本文标题之义,独创就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需要想象力,需要毅力。那些一年就会写出一二十篇论文甚至更多论文的人不可能去研究无中生有的东西,因为太难。跟跟潮流,是我们科学界的大问题,这个症结与商界一样,一个创新的公司出来,上百家类似的公司跟着出现。当然,不到十年,只有最具创新力的那家得以生存下来。

话题:



0

推荐

李淼

李淼

3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超弦理论、量子引力等。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