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发在理财一周副刊的文艺专栏,发表因版面限制少了两百字,见附件)

俳句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最近在中国有兴起的趋势,我自己写了所谓“李氏”俳句近一百八十首。为什么说是“李氏”的呢?因为这和俳句的演变有关。

俳句最早脱胎于连歌,而连歌是和歌的一种,起源于日本文化很发达的平安末期。和歌是有别于汉诗的日本诗歌,而连歌通常由两人或多人连句而成。和歌与汉诗的一个主要不同点是基本单位不是字而是音。日文可以一字一音,也可以一字双音,甚至多音,而中文一字只含一个音。当然,如果将中文日文互译,还有更复杂的关系。我不懂日语,先不谈这些。回到连歌,连歌开始是发句,含5/7/5音,所谓发句,其实就是一句,而不是通常被误解的三句:5字,7字,5字。这是和歌和汉诗最大的不同。接着是7/7音的第二联,再接着是5/7/5音的第三联,如此一直下去。在连歌之后是连句,连句原意是俳谐的连歌。俳谐即诙谐,也含有粗俗的意思。连句的出现打破了连歌固定而庄重的格式。

有了连句之后,才有俳句,俳句就是连歌或连句的发句,由5/7/5音组成。俳句中的俳字继承了诙谐,而句指的就是一句话,不是三行。当然,俳句发展到后来俳谐的味道已经没有了,被松尾芭蕉等人发展成一种有着禅寂味道的诗歌形式。

 

松尾芭蕉被视为俳圣,生活在17世纪,江户时代的最大的俳谐师。他喜欢中国的诗圣杜甫,因将俳句独立出来并写出很多著名俳句而成了俳圣。在日本,写俳句的人叫俳人,以区别于诗人。与诗人、俳人平行的还有歌人。芭蕉最著名的“句”是《古池》,在中文中有很多翻译,最常见的就是翻译成汉诗的5/7/5 形式,例如:“闲寂古池旁,青蛙跃进水中央,水声扑通响”,完全是汉诗,已经没有了芭蕉追求的闲寂的味道。另有一种翻译“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更接近俳句的原意。如果我们直译,就是“古池呀,青蛙跃入,水的音”。

由芭蕉这首著名俳句的例子可以看出,刻板地将俳句翻译成汉诗5/7/5的形式很不可取。汉诗一字一音,5/7/5形式表面上吻合了音的形式,但含义累赘,留白变少了甚至没有留白,哪还有闲寂的味道?例如,如果我们将再见即“沙扬娜拉”按照音的个数翻译成“再见再见”,就完全违背了日文原意。

同理,80年所制定的所谓汉俳格式,也就是一种新的汉诗而已,不能成为俳句,很多名人写出来的汉俳完全不是那个味道。其实在日本,现代俳句也早就打破了5/7/5音格式。

日本著名俳人中,我最喜欢小林一茶,他也是江户时代的人,比芭蕉晚了120年。一茶生平很苦,孩子没一个活下来的。但他保有爱这个世界一颗简单纯净的心。在他的一个女儿去世后,他写了俳句“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读来直入内心。

到了19世纪,最大的俳人是正刚子规。子规是第一位将俳句这个名称固定下来的人。他认为俳谐连歌没有什么文学价值,所以在他之后写俳句的人越来越多,连歌就衰落了。

我写俳句是受了海子的影响。海子没有写过很多俳句,大概只有9首汉俳,形式不拘,基本上是两句话,如:“在白色夜晚张开的身子/我的脸儿,就像我自己圣洁的姐姐”。所以我开始写汉俳时也是不拘形式,但将汉俳分为三行,无韵。以后有机会再谈谈英语俳句以及我写俳句的感受吧。以两个我的俳句结束。 28:向融雪的味道/打听/梅花安然开在花市吗。147:诗意不过是/站在一座旧桥上/桥边落梅。

话题:



0

推荐

李淼

李淼

3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超弦理论、量子引力等。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