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在三月28日那篇博文中提到斯蒂文斯的《徐缓篇》,非常喜欢。斯蒂文斯可以归类玄学派诗人,或哲理诗人,这些诗人在西方算少数,却是真正的主流,例如里尔克,例如艾略特,例如叶芝,例如斯蒂文斯本人。

下面是我自己的《不眠篇》。

一、烂熟的语言让我们失去对语言的感受力。但我们可以在最烂熟的语言重新获得命名的快乐,只有在最烂熟的语言中获得审美。所以,不用母语写诗是可耻的。 (此条有例外,那些没有机会用母语写作的除外)

二、很久以前,我很喜欢一位写旧诗词的人,她跟我说,在心情对头情况下,她可以五分钟写出一首来。所以,旧诗词在宋以后,就成了固定词语和意象反复不断重新排列组合。这就失去了诗歌写作本意。

 

三、宋以后,有人说清代有好诗。确实如此,但距现代性尚有很大距离。一个时代一个文体大体是不错的,虽然你可以写很多注解,举例说明有多少例外。那些例子,可算是旧诗词小变革。我觉得《为旧体诗词注入全新的生命——论新文化运动对于诗词发展的作用》恰好告诉我们,努力革新旧诗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我两年前写过一篇《语言与诗歌》,重读,无需修改那时的观点。两年来,特别是最近半年,我写了不少诗,在语言上有很大改变,却没有更多心得。复古与创新是孪生兄弟,这是我最近唯一新收获。

五、语言在诗歌里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只是开始,是一个诗人的商标。李白“床前明月光”,据说最早是“床前看月光”,生动。如果是林徽因写出来,就是“皎洁的月光就在床前的地上明”,徐志摩写就是“月光偷偷地落在了床前”。

六、有人说汉俳应该是5-7-5格式,这当然不是俳句是汉诗。所有用其他语言翻译日本俳句的都将其分为三行,而日俳其实是一句,用切字隔开。郑清茂译芭蕉名文《奥之细道》,别出心裁用4-6-4体,比5-7-5少了些罗嗦。例如:

暂时歇脚
且隐水帘幕后
结夏之初

改进了。我还是觉得用白话翻译更好,尽量简单,亦如原文,不必加标点。分行较好,因为中文无切字。

———————————-
物理新闻

既然有人坐等物理,我先提一下’t Hooft的新文章:

A class of elementary particle models without any adjustable real parameters

等我理解了接着谈,从摘要,他似乎找到一个终极理论,所有标准模型的参数甚至宇宙学常数都能计算了。先拷贝他的摘要:

Conventional particle theories such as the Standard Model have a number of freely adjustable coupling constants and mass parameters, depending on the symmetry algebra of the local gauge group and the representations chosen for the spinor and scalar fields. There seems to be no physical principle to determine these parameters as long as they stay within certain domains dictated by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Here however, reasons are given to demand that, when gravity is coupled to the system, local conformal invariance should be a spontaneously broken exact symmetry. The argument has to do with the requirement that black holes obey a 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 relating ingoing observers to outside observers, or equivalently, initial states to final states. This condition fixes all parameters, including masses and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We suspect that only examples can be found where these are all of order one in Planck units, but the values depend on the algebra chosen. This paper combines findings reported in two previous preprints, and puts these in a clearer perspective by shifting the emphasis towards the implications for particle models.

另外,我和庞毅写了篇Holographic de Sitter Universe,已经贴出去,礼拜二出现,届时我另写文介绍吧。

话题:



0

推荐

李淼

李淼

3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超弦理论、量子引力等。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