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几年前,我"发明"了一种科学家分类。按照这个划分,一位科学家总是落入以下四类中的一种。

第一类,思想家。这类人最特出的特点是思想的深刻。例子,物理学家中有牛顿和爱因斯坦,生物学家中有达尔文,数学家中有莱布尼茨和高斯。

第二类,建筑师。这类人不见得思想有多深刻,标志是像坦克一样将一个甚至几个领域碾平。远的例子有数学家柯西,近的例子有物理学家威腾,还有建立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理论的温伯格。很难说是思想家还是建筑师更重要。也有身兼两者的人,例子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

第三类人是一件事大师,对该类的命名,本人应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类人一生除了一件重要贡献之外,其余很难再被提起。在我研究的领域,有以色列的伯恩斯坦,他在研究生阶段就发现黑洞有熵,开始的时候霍金还不信,慢慢通过自己的研究也就信了。贝肯斯坦一辈子不停地研究黑洞,以及万有引力的熵,虽则他也研究其他事情。另一个例子就是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在日本,这样的人还挺多,专注一件事情大概是日本人的风格。


贝肯斯坦

很多人可能看不上一件事大师,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人不够牛,不如思想家和建筑师。这种判断当然是对的,但其中有很不对的地方。很明显,多数人难以企及思想家和建筑师,那么,以一生之力专注一件事大概是最佳的策略了。不是说他们不可以做点别的事,而是说他们在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回到某件事上来,直到做出重要贡献。我个人觉得,中国人特别聪明,聪明到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中国,一件事大师和思想家和建筑师同样罕见。

第四类当然是芸芸众生,我称之为科学工匠,或者科学工人。你看,只要你做不到被归为以上三类,你只好乖乖地进入科学工人的行列,不论你多么心高气傲。

其实我想,对于科学家的这个分类,拿到任何知识领域可能都对,例如文学,例如哲学,例如绘画。甚至,可以拿到非知识领域,例如IT行业。我觉得谷歌的拉里·佩奇就是思想家一类,他不见得善于管理,但他有前瞻力,他发展安卓系统和YouTube,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我个人觉得无人驾驶汽车在十年二十年后将主导我们的出行生活)。建筑师的例子在中国大概非马云莫属,因为很多人都在用淘宝和支付宝,我就不说马云为什么是建筑师的理由了。一件事大师呢?自然是现在霸占我们时间越来越多的张小龙。在IT行业,如果你是"普通工匠",那么基本上你迟早必死,这比科学界要残酷多了。在科学界,99%是科学工匠,他们一直有吃有喝。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基数,也产生不出占比例极少的思想家、建筑师和一件事大师。

我也想说说文学界。在中国,莫言可能属于文学的建筑师,他一个人承包了本土的"梦幻现实主义",写尽代表中国农村的高密东北乡的人间事。至于思想家,我们可以举王小波为例。至于一件事大师,也许是高行健?他写来写去写的是自己,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我不知道该将另一位我佩服的作家王朔划入哪一类。也许,现在将他归类还为时过早。

回到我更加了解的物理学领域,如果你拿枪指着我让我谈中国,那么,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谁配称得上思想家。这个我不怕得罪人,人人都有自知之明。至于建筑师呢?我觉得也还没有。在我看来,国内的一件事大师可能不少,将来也会越来越多,具体我就不列人名了,我只指出一些领域,例如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领域,凝聚态物理的某些领域,高能粒子物理,宇宙学(我多么期待未来我能够进入这个行列),光学,纳米科学……

另外,在数学、生物学领域我们都有很多一件事大师将要脱颖而出。这一点让我看到光明的未来,至少我们距离日本人并不远,虽然绝大多数人甘愿做科学工人。

 

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本书,《工匠精神》。那些具备一件事大师气质的人才真正具备工匠精神,而不是那些甘愿追随潮流做点无关痛痒研究的科学工人。

本文发表于《南都周刊》。

图片来自于网络。

话题:



0

推荐

李淼

李淼

3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超弦理论、量子引力等。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文章